“无废城市”咋建设?许昌这样答卷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0-03-2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作为中原城市群唯一一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许昌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抢抓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机遇,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模式。

坚持统筹推进,构建“无废城市”新体系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制定《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立足解决全市固体废物问题,实施构建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建立“无废生活” 体系、打造清洁“无废乡村”、推行城市固废智慧管理等8项重点工作,明确“无废城市”8类55项建设指标,健全固体废物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发展固废处置利用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成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小组,统筹谋划实施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目前,谋划实施重大项目39个,计划总投资127.7亿元。引进先进技术和配套流程机制,与德国欧绿保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在城乡有机废物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固废产业政策性低息贷款,完善落实财政奖补、价格税收、特许经营等政策机制,依托现有产业优势,支持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四是动员全民参与。通过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开展“青少年‘无废城市’创意大赛”“参观资源循环企业” 等系列活动,传播“无废”文化,提升群众参与度。开展“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等创建活动,实施垃圾分类,倡导推动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循环,培育固废产业新优势

“强化支撑,把工作细化到项目、具体到项目...”。许昌市在持续推进固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产业特色,围绕节能环保、再生金属及制品等九大重点产业专项,精心谋划了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具备战略性、格局性、支撑性的项目,形成了独特的“循环+”模式。

一是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长葛大周产业集聚区为主体,发展废旧金属循环经济产业,推动绿色化改造。延长产业链,发展再生不锈钢、再生铅、再生铜、再生镁4大产业集群,形成从废旧金属回收到精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是推动煤化工产业提档升级。以襄城县循环经济集聚区为主体,实施煤炭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形成以煤矸石制砖、精煤炼焦、化工产品回收并深加工为重的特色煤基产业链。

三是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节能环保、再生金属及制品等9大产业转型发展,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开发绿色高端产品,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其中,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培育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坚持市场运作,探索垃圾处理新途径

多年来,许昌市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许昌模式,努力构建了“绿色理念+绿色产业+绿色生活+绿色生态”的格局,绿色已成为许昌的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和鲜明特色。

一是实施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模式,由金科资源再生公司统一清运建筑垃圾并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透水砖、再生墙体材料等100余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每年可处理利用建筑垃圾450万吨,城市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5%。建立建筑垃圾大数据管理平台,全程监控建筑垃圾清运处理,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工程项目使用相关产品情况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智慧环卫运行机制。明确1家环卫公司统一负责清运城乡生活垃圾,建立智慧环卫运营管理中心,运用物联网技术和机械化清扫方式,实现垃圾精准分类、高效清运,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三是建设静脉产业园。建设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具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医疗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电子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垃圾处置产业园,形成从垃圾回收、分拣、拆解到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完整产业链。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清洁乡村新面貌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中原粮仓,河南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是我国农业的缩影。许昌市作为河南省唯一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农业废弃物高效化、高值化、循环化、生态化利用途径,对我国提高农业发展能力,探索解决农业发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积极地推动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是许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是推动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制定废弃地膜、农药包装袋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奖励政策,支持废旧地膜再生公司引进先进机械化装备,回收田间废弃物,打造农膜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预计至2020年底废弃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二是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支持养殖场(户)生产有机肥,服务生态农业发展。制定补贴政策,推广种养结合模式,鼓励规模养殖场开发利用周边农地林地资源,建设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就近消纳畜禽粪污,逐步形成“畜-沼-菜蔬”“畜-沼-果林”等种养模式,全市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9.1%。

三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秸秆产生量,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至210万亩。推广使用秸秆捡拾打捆和还田装备,基本实现秸秆肥料化利用。支持相关企业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开展板材、家具生产,力争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方式,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