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5项指标已全面达成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1-04-0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道路两旁草木葱茏、生产环境干净整洁……3月29日,河南平煤神马集团首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忙碌而有序。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该公司不仅有绿色的“外貌”,还有绿色的“内在”——公司固废全部循环利用,废气实现超低排放。


首山科技的绿色发展之路正是我市实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构建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努力打造“无废城市”的生动实践。记者从市无废办了解到,目前,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5项指标已全面达成,“无废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技术路径、典型示范等基本形成。


2019年4月,我市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成为中原城市群唯一入选城市。两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试点建设机遇,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新路径。


 在顶层设计方面,2019年4月以来,我市坚持高位推动,并紧密结合我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制定《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谋划实施构建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建立无废生活体系、打造清洁无废乡村、推行城市固废智慧管理等8项重点任务,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农村环境整治、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7000多万元,统筹支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采用特许经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无废城市”政府投资项目实施,目前已成功发行专项债券12.07亿元。


在绿色工业生产方面,围绕“推动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这一目标,我市在产业、园区、企业等不同层面,通过绿色化转型、循环式发展,不断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全市53个项目纳入省级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库,项目数量居全省第3位;持续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全市实现绿色制造体系4个方向全覆盖,数量、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此外,我市还强化产业集聚区规范化布局,引进一批符合生态环保和投资强度要求、能够延伸产业链、对转型升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区循环发展。


在“无废生活”体系建设中,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和“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负责监管实施”两种运行模式,在全市党政机关、学校、居民小区开展试点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已涵盖187个试点小区、15.24万户居民。


我市还发布了河南省首个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道路基层应用技术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道路基层应用技术规范》(DB4110/T6-2020)。2020年,我市中心城区开工建设的27条市政道路全部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51个市政工程项目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城区建筑垃圾总量为291.2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约286万吨,综合处置率在98%以上。


“我们还将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搭建危险废物收集网络,提升医疗废物综合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筑牢城市危废安全防线,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贡献力量。”市无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