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谈煤色变”到“绿色蝶变”—— 企业绿色发展的“首山样本”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0-05-1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一提起煤化工企业,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浓浓的黑烟和刺鼻的焦油味儿,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两高”企业。然而,在河南平煤神马首山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山化工), 这里林木葱葱,鸟鸣声声, 很难相信这是一家占地1600余亩的化工厂。


作为一家传统煤化工企业,首山化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积极创建全省化工领域一流绿色环保企业。2019年3月,全省焦化行业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会在首山化工召开,吸引了全省各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和焦化企业负责人的目光。首山化工,被誉为河南省焦化行业绿色发展“状元”。


5月15日,记者来到首山化工,聚焦企业绿色发展的“首山样本”, 解码首山化工绿色生产与高质量发展的“奇妙化学反应”。




      高站位治污——

“加煤不见煤,出焦不见焦”




首山化工的前身是许昌市卧虎山焦化有限公司,工厂建立之初,炼焦用的是小焦炉,一刮风到处是煤灰和刺鼻的味道。“那时候,不冒烟的炉子就不叫焦炉。”首山化工老员工王永刚说。

传统的炼焦工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2007年,由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许昌市卧虎山焦化有限公司和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新组建的首山化工正式成立。首山化工决定把强化节能减排管理、推动绿色引领发展作为治厂之本,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煤化工企业。


“在治污方面,公司非常有前瞻性,在前几年焦化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对环保改造‘一路绿灯’,不仅要求达到我市环保标准,还要自我加压按照京津冀的排放标准进行治理。我们先后投入近4亿元,专门成立环保技术小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行各项环保技术改造。近年来,公司共实施小改造300余项,实施后公司整体焦炭单位产品能耗达到102.9千克标准煤/吨,2019年荣获国家级‘能效领跑者’称号。通过一系列环保治理措施,我们重点做好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现了不环保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首山化工总经理王清宾说。

王清宾告诉记者,所谓有组织排放,狭义来讲首先是管控好“烟囱”。2017年,首山化工在吸取2015年氨法脱硫教训后,坚持“一次治理、杜绝二次污染”原则,投入8000万元,优选确定了“干法脱硫(钠法)、布袋除尘、低温SCR脱硝和余热回收”综合治理技术路线,设计严控排放标准,不但全面满足焦化行业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而且超前设计谋划,在全省焦化行业率先实现了超低排放。

管控好“烟囱”做到超低排放的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工序的无组织排放,所有产生污染的环节都应控制好,从源头治理,防止“跑冒滴漏”。首山化工一方面强化出焦治理和料场治理,另一方面做好道路运输扬尘治理。首山化工建成了8条铁路专用线,火车运输率在85%以上,并安装翻车机,经翻车机卸车后的物料通过全密闭皮带管廊直接运送到精煤大棚,减少物料运送扬尘污染;焦炉分别配套建设了两座全密闭焦仓,焦炭直接经过全密闭皮带输送至焦仓,通过焦仓直接进行装车运输,减少装卸环节扬尘产生,真正做到了“加煤不见煤,出焦不见焦”。

在挥发性气体治理方面,首山化工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利用和燃烧治理,以及有机物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容易收集、排放浓度高的化工产品罐区,采取深冷回收技术,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深冷、吸附、冷凝、回收。针对不易收集或排放浓度低且没有回收价值的鼓冷罐区等区域,采用回炉燃烧处理技术,直接将废气引入焦炉燃烧室燃烧,彻底消除挥发性有机物,实现零排放。如今,站在厂区,没有任何刺鼻的焦油味儿,闻到的只有阵阵花香。

环保投入不但没有增加企业负担,反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019年,首山化工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年销售收入超120亿元、上缴利税超8亿元。当不少同行企业因环保治理不达标而步履维艰时,首山化工却在高质量发展这条路上稳步前行。





    多元化利用——

“吃干榨净,一点儿不剩”



在首山化工,精煤经过炼制,75%转化成了焦炭,剩下的25%并没有像垃圾一样被处理掉,而是将副产品“吃干榨净,一点儿不剩”,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现了资源的耦合共生、聚变增值。


首山化工依托平煤神马集团的煤焦、尼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产业谋划产业布局,利用焦炉煤气打通了3条黄金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链条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经济效益。第一条黄金产业链是焦炉煤气制氢。该工艺连通上下游产业,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该公司每年生产的5亿立方米氢气送到尼龙化工公司,作为制造尼龙66盐的主要原料,不仅解决了尼龙化工公司自行制氢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5亿元,还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相比直接外卖焦炉煤气,可提高焦炭收益100元/吨。第二条黄金产业链是利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煤焦油。该工艺打通了原煤—针状焦—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业链,为平煤神马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的碳素生产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加了20余种副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第三条黄金产业链是通过焦炉煤气提取氢气合成硅烷。该公司制造出了纯度高于国际标准的“中国硅烷”,打破了国际电子气体的垄断,实现了煤化工与电子材料和新兴能源产业的完美对接。

目前,该公司可生产30多种化工产品,所有原料进厂后全部变成产品,就连最没用处的煤矸石也都做成了砖。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山化工立足自身焦化资源优势,深耕高端化工产业,将炼焦业务向下游延伸,启动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当前,该公司总投资26亿元、年产20万吨环己酮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可年产环己酮20万吨、副产品环己烷3.4万吨,年产值28亿元、利税6亿元。在已经建成的2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项目的基础上,首山化工加快建设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二期项目。规划投资50亿元建设三期年产1.5万吨高纯硅烷、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和1000吨区熔级多晶硅项目,建设千亿元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像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走在转型路上的首山化工蹄疾步稳。

“可以说,煤炭在这里被全部‘吃干榨净’。首山化工实现了煤化工产业链条最长,煤炭深度利用最大化,正在加快建成节能高效、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循环型企业。”王清宾说。



        新跨越发展——

“瞄准世界一流,建设中原硅都”




不见黑烟、黑水,取而代之的是草木葱茏的景观大道和10多座清澈见底的景观湖。这里柳枝荡漾、喷泉飞溅、游鱼涌动,不远处文峰塔下的首山化工,更像是一个工业观光旅游景点。


王清宾告诉记者,在建厂之初,该公司就聘请绿化园艺师进行整体规划,多次尝试引进耐旱、耐寒的南方草籽,种植了数十种树木,在冬天也能保持满眼绿色。现在,该公司整体绿化率在35%以上,闲置土地及道路两侧完成100%绿化,被评为花园式工厂。

除了宁静惬意的“绿”外,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湖。首山化工修建了10多座景观湖,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湖泊上修建有亭子,湖内种植有莲花,每当夏初莲花盛开时,就成了当地的景点。花园式工厂,将企业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来到这里的人们颠覆了对传统煤化工企业重污染和脏、乱、差的认知,不禁感叹:“原来,煤化工企业也可以这么美!”

“我们公司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打造了一家花园式工厂,最终目标是让首山化工成为可参观的旅游工厂,让群众看到这不仅仅是一家工厂,也是一个旅游景点。”首山化工董事长蔡前进说。

如今的首山化工不仅有“颜值”,而且有“内涵”。首山化工正在努力打造国内最大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从单一传统能源向传统能源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的转变。现在的首山化工“吃”的是每吨几百元的原煤,“吐”的却是焦炭、硅烷、光伏材料、集成电路等动辄成千上万的“高大上”产品。首山化工创造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形成了“原煤—硅烷”“硅烷—光伏电站”“硅烷—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更令人欣喜的是,去年,我市下发《许昌市高纯硅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我市将以推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为目标,推动高纯硅材料产业成链、成带发展,工业硅、有机硅瞄准世界一流,晶锭、硅片瞄准中国领先,经过3至5年努力,建成较完善的高纯硅材料产业体系,使高纯硅材料及关联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成为真正的“中原硅都”。承担“中原硅都”建设使命的首山化工,开始了新一轮的加速跑。

“坚持环保大格局,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狠抓环境保护工作不放松,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山化工负责人张建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