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废城市” 赋能城市绿色发展(许昌日报)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4-03-0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建成“无废机关”等392个“无废细胞”,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2023年,我市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绿色发展城市的重要实践,年度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目标指标、建设任务、工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无废城市”建设投融资试点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

注重源头减量,工业固废产生总量降低显著。通过加快能源结构优化,推进能源项目建设,推动生产矿山升级改造,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制定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工作方案,全年完成100家企业绿色化改造,9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制定《许昌市十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和10个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评价材料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复核评价,持续完善“龙头+配套”供应链体系,绘制“四图谱六清单”,推进硅碳性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运维完善顺畅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积极发展完善“旧货市场”“二手市场”等,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2023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在94%以上。

注重绿色生活,“无废生活”体系更加健全。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在95%以上,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在80%以上,生活垃圾基本上全部进行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定期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审核审验和运输车辆入市联审联办,2023年,全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在95%以上;在“许昌市环卫作业数字化监管平台”增设“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监管模块,实现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工作全链条信息化监管,确保餐厨收处企业规范运行;加强对污泥产生、收集、运送、贮存、处理、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2023年城镇污泥综合处置利用率保持100%;鼓励寄递企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2023年,全市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95%,规范包装操作比例为96%。

注重绿色农业,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建设4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县,开展秸秆还田监测及草谷比、可收集系数监测和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实现项目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和项目县分别亩增产约8%、年节本增收在5%以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6%;积极推广种养结合等生态养殖模式、节水工艺技术和粪污清理技术,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3%以上;完成建安区、襄城县、鄢陵县3家申报为农膜回收试点县,农膜综合回收率达95.5%。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及包装物回收深入推进。通过技术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引导群众科学施肥。2023年,化学农药、化肥施用量持续负增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13.16599吨,回收率达67.34%。

同时,我市还不断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并通过培育固废骨干企业、提升固废处置能力等助推“无废”经济蓬勃发展。2023年,我市全年建成“无废机关”“无废乡村”“无废学校”等12个类别392个“无废细胞”,全民共建共享格局逐步形成,“无废如许”名片更加亮丽,年度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目标指标、建设任务、工程项目总体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的。

此外,我市还坚持创新驱动,结合领域特点和县区特色,构建形成了“一领域一亮点、一县区一特色”建设格局,积极总结凝练,建立起了分类投放、统一收运、集中处置、综合利用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模式,星级绿色建筑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模式,煤焦化—硅碳材料生态工业发展模式,“一线三轴”的“无废乡村”创建模式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无废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健全机构、完善机制、强化措施,持续普及‘无废’理念,营造‘无废文化’浓厚氛围,扎实推进‘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为实现‘无废社会’奠定基础。”市“无废城市”建设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