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安刚一上班,就被一则报道“抓”住了眼睛——《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通过,即将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他高兴地说:“这意味着许昌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工作将有法规保障了,还意味着我们公司将能推动更多‘灰色垃圾’变废为宝、化身‘绿色金矿’。”
“自从被确定为中原城市群唯一一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围绕‘三个一’做足文章,即制定一套标准、探索一种模式、落地一个产业。”市政府副秘书长范耀江认为,这有助于许昌实现“三减一增”——建筑垃圾污染减、大气污染减、土地填埋减和经济增长点增,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制定一套标准,破解了准入门槛和建设标准问题——在12月23日刚刚通车的忠武路上,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得以大量运用于道路基层中,为这条郑许对接交通“大动脉”打实了基础。这得益于今年4月我市发布的全省首个《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道路基层应用技术标准》。李福安对此深有感触:“这一标准直接加快了我市乃至全省再生集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市场应用步伐,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今年我们公司的再生路基材料已在中心城区应用了18.1万吨,同比增长624%。”?
探索一种模式,蹚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路子——作为主导方,许昌市委、市政府要求:所有城市道路等市政工程原则上须应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作为特许经营方,金科公司统一清运和处置建筑垃圾,可生产再生透水砖、再生砂浆等100余种产品,每年可处置城市建筑垃圾450万吨,建筑垃圾收集率、处置率分别达到100%、98%……这一“许昌模式”还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落地一个产业,形成了从设备制造到生产服务的产业链条——许昌已拥有金科、万里交科等一批引领企业,德国百菲萨、上海山美等公司也在许昌开展延展研发应用,“绿色集群”越聚越大。其中,万里交科旗下的德通振动公司研发出了河南首套就地“吃”渣土设备,建筑垃圾在拆迁现场就可“重生”为再生路基材料;上海山美公司生产的建筑垃圾处置设备等,进一步推动了“灰色垃圾”吃干榨净……?
“现在,我市将通过立法形式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个一’目标,真正把这个‘金矿’挖掘好、利用好。”范耀江表示。
来源:许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