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县昌盛路下穿京广铁路立交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5-10-1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许昌县昌盛路下穿京广铁路立交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1、建设项目情况简介:

许昌县昌盛路下穿京广铁路立交工程为新建项目,目前尚未开工建设,项目选址位于许昌县政府西南侧约4km处,位于夏庄村附近。路线全长514.3m,起点位于既有京广铁路西侧原昌盛路规划线位上,距既有京广铁路约300m,线路向东穿越京广铁路;终点位于既有昌盛路与汉风路交叉口。

本项目总投资14780万元,由财政出资。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采用6m+12+12m+6m中孔连续、边孔分离式框架结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框构桥工程、路面工程及附属工程等,计划建设工期为12个月。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2.1 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挖取土石、填方、弃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沙石等的装卸、运输、拌合过程中由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同时,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都会引起扬尘污染。

2.2 对水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时泥土、泥浆散落、漏油等会造成水体局部油污染;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施工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尤其是板桥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有轻微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水污染主要是路面径流,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来源为过往车辆滴洒或泄漏的石油类。暴雨径流是运营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染。

2.3 对声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间,作业机械类型较多,如柴油打桩机、钻孔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推土机、压路机、平地机、装载机、沥青砼摊铺机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在距声源5~15m的噪声值在76~95dB。因此,这些突发性非稳态性噪声源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路运营后,公路行驶的车辆的发动机产生噪声;另外,车辆行驶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地面的磨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高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的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2.4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表现在毁损植被、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农业减产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造成景观破坏等。

2.5 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气土石方、拆迁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道路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道路上的尘土,产生量较少。

3、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3.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间对水泥、砂、石灰等易撒落散装物料在装卸、使用、运输、转运和临时存放等全部过程中,必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以减少扬尘。

施工时堆场(如石灰、沙子)的位置应根据主导风向,尽量选择设在附近村庄或居民点下风向150m以外,同时加强对堆场的管理,必要时在堆垛表面掺和外加剂或喷洒润滑剂是材料稳定,以减少扬尘,并采取加盖篷布等遮挡措施。

运营期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在公路两侧种植多层次的绿化林带,并选用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吸附能力强的树种,以期达到吸附净化汽车尾气、扬尘的作用。推荐使用以下树种:银杏、夹竹桃、冬青、刺槐、龙柏、杉木等木本植物;扒地草、白茅和结缕草等草本植物。

3.2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由于生活区污水排放量很小,且污水排放时期短,污水排入施工营地附近的干沟,对地表水不会构成明显影响;在有雨水及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设置临时沉淀池,使泥沙沉淀,在沉淀池出水的一侧设土工布围栏,再次拦截泥沙,施工完成后推平沉淀池。运营期污水主要为路面径流,应在道路两侧设边沟和集水槽。

3.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间,应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并做好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尽量避免在施工场界周围存在居民生活区;合理确定制定以施工便道为主的物料运输路线,在运输路线穿镇过村时,做到减速慢行和禁止鸣笛;在施工前做好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施工机械上采取消声降噪措施,同时在施工面与住户之间设置隔声屏障,确保施工噪声不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尽可能选在白天施工,在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

运营期受噪声影响的主要是道路沿线敏感点。敏感点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敏感点超标情况位置、规模、当地条件以及工程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讲,可供选择的声环境保护措施有设置隔声屏障、营建绿化防护林带,调整临路一侧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保搬迁及修剪围墙等。

3.4生态保护建设方案

施工期间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施工营地尽量租用沿线已有房屋等。对施工期间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地表层耕作的熟土推至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地表层,以利以后耕作。对沿线河流、沟渠施工时,施工弃渣及弃土应运到指定地点。

3.5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营地设置生活垃圾存放的专用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市生活垃圾回收集中处理,对工程弃渣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堆放。运营期加强路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项目属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当地规划。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赞同。项目建设会改善沿线交通运输状况,改善投资环境。设计的路线选择方案,从环保角度来看也是合理可行的。在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当地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应当地环境标准要求,其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合理可行的。

5、环评报告书简本的查阅方式和期限:

查阅方式:公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获取报告简本

查阅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电话。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所在地周围村庄居民、单位法人及相关专家。

7、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公众可以就项目路线选择、项目性质、建设内容、环境适宜性、环境风险及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8、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书面意见。

9、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许昌县建设局

联系人:刘主任        电话:0374-5131013

地址:许昌县兴业大厦3楼城建办公室

邮编:461100

评价单位:许昌市环境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 工            邮箱:359637840@qq.com

联系电话: 0374-4399336-8008  传真:0374-4399336-8016

地址:许昌市东城区八一路钧鼎银座B座九楼

邮编:46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