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辐射类环评文件审查公示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10-1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2025年10月13日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许昌110千伏铁矿输变电工程等2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2025-10-1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许昌110千伏铁矿输变电工程等2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374-2968059  通讯地址:许昌市竹林路市民之家生态环境窗口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许昌110千伏铁矿输变电工程 许昌市建安区、长葛市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2×20MVA,110kV进出线间隔2个,采用户外布置,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花杨村南侧420m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铁矿项目厂区内。
2、110kV输电线路:起于110kV朝阳变北数第四出线间隔,止于110kV铁矿变东数第二出线间隔,形成朝阳~铁矿1回110kV线路,路径长度3.8km,全线采用单回路架空线,沿线途径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苏桥镇,长葛市石固镇。
施工期:施工期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材料运输、设备安装、架线施工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生态影响、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以及施工固体废弃物,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文明施工,采取拦挡、临时苫盖、覆盖、定期洒水、文明施工、废水及固体废物全部收集等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微弱的、可控的、暂时的。
营运期:1、废水。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110kV铁矿变电站内的废污水主要为变电站运行值班及维护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铁矿变电站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站内布设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2、废气。营运期无废气产生;
3、噪声。现状监测及预测结果表明,110kV铁矿变电站投运后,西侧、南侧、东侧厂界噪声水平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排放限值要求,北侧厂界噪声水平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排放限值要求。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水平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限值。
4、固废。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110kV铁矿变电站固体废物主要源自:站内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旧铅蓄电池及主变等含油设备在事故、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站内配套设置垃圾收集设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集中点,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铅蓄电池完成使用寿命后不自行拆解,不随意丢弃,利用许昌铁矿项目厂区内的1F危化品暂存库进行统一收集暂存,待一定量后交有相关资质类别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铁矿变电站设置变压器油排蓄系统,站内设置事故油池,主变基座四周设置集油坑,废矿物油经收集后,交有相关资质类别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5、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及类比监测结果表明,110kV铁矿变电站投运后,围墙外四周厂界及衰减断面的工频电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输电线路两侧的工频电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
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同时亦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线下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处工频电场强度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要求。
6、环境风险。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环境风险,110kV铁矿变电站运营期间的环境风险主要为主变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检修时引起的绝缘矿物油外泄,站内设置变压器油排蓄系统,站内设置事故油池,主变基座四周设置集油坑,一旦发生事故排油或漏油,废油渗过集油坑内的卵石层全部收集到事故油池内,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2 许昌铁矿110kV变电站第二路电源接入工程 许昌市建安区、长葛市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铁矿~灌台110kV输电线路:新建铁矿变~灌台变1回110kV线路,起于许昌铁矿110kV变电站东数第一出线间隔,止于220kV灌台变北数第八出线间隔,路径全长10.9km,其中单回路架空线10.23km,单回路电缆线0.67km。 施工期:
施工期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材料运输、设备安装、架线施工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生态影响、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废水以及施工固体废弃物,通过加强施工管理,落实文明施工,采取拦挡、临时苫盖、覆盖、定期洒水、文明施工、废水及固体废物全部收集等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微弱的、可控的、暂时的。
营运期:
1、电磁环境。模式预测及类比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投运后,架空及电缆线路两侧的工频电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
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同时亦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线下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处工频电场强度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要求;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2、噪声。现状监测及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投运后,在满足对地最低达标线高时,对周围环境噪声的贡献值很小,线路沿线的环境噪声基本维持原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4a类及4b类标准要求,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限值。。
3、废水。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废污水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4、废气。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废气产生;,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5、固废。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
6、环境风险。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营期间无环境风险。